彩票透视眼镜-不到两个月涨超17%, 医疗器械上演“每调买机”? 资金低吸信号已现!

新闻动态 /

你的位置:彩票透视眼镜 > 新闻动态 > 不到两个月涨超17%, 医疗器械上演“每调买机”? 资金低吸信号已现!
不到两个月涨超17%, 医疗器械上演“每调买机”? 资金低吸信号已现!
发布日期:2025-08-16 15:57    点击次数:70

豪取5连阳之后,今天医疗器械指数ETF(159898)短暂调整,午盘收跌1.34%。不少朋友直呼:妥妥的每调买机!

为什么这么说?

因为医疗器械板块近期一直保持上行,反转趋势确立后很难找到合适的介入机会——截至8月13日,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自6月20日阶段低点以来,已经大幅涨超17%;并且多维度均线均保持上行趋势。

即便今天板块陷入短暂回调,但从技术面来看,上行趋势未破,延续反转的动力很足。

资金面或许也是基于这一判断,今日午盘大幅加仓医疗器械指数ETF(159898)。整个午盘,ETF调整期间获得1700万份的净申购,“低吸”姿态很明显。

最近5个交易日,159898已经累计获得近6000万的资金净流入,最近20个交易日更是净流入超过1.12亿——资金如此青睐医疗器械指数ETF(159898),或许因为基金是相同标的ETF中年内涨幅最突出的,同时100%聚焦A股医疗器械板块,β质地较为纯粹。

总的来说,支撑医疗器械反转格局延续的,大概是市场对板块“短期困境反转+长期成长重塑”双重逻辑的认可。

一、短期困境:业绩分化

截至8月13日,A股共有8家医疗器械公司披露了2025年中报,业绩表现可谓“几家欢喜几家愁”。

首先是增长阵营——艾德生物表现亮眼,净利润同比增长31.41%,达到1.89亿元,领跑增幅榜。南微医学以15.65亿元的营收位居前列,净利润增长17.04%,展现稳健经营能力。维力医疗净利润增长14.17%,同样表现不俗。

此外,迈克生物营收达10.75亿元,三鑫医疗营收也超过5亿元,显示了一定的规模基础。但承压阵营中,硕世生物净利润遭遇重挫,同比大幅下降86.35%;迈克生物净利润同比下降83.12%;正海生物净利润下滑45.97%,展现了个别医疗器械企业所面临的集采、税率与需求之困。

但是,这三点不利因素从6月起就开始逐步消除,因此多家机构分析认为,今年3-4季度,医疗器械行业有望逐步走出库存压力的阴霾,迎来短期的业绩拐点。

二、长期机遇:集采趋稳、脑机接口注入“动能”、与出海破局

目前国内集采政策的推进节奏趋于平稳,规则也日益成熟和透明化,许多细分领域进入了集采执行的第二、第三年,首次集采带来的一次性业绩冲击正在逐步消解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,部分品种在集采续标时,中标价格较首次集采出现回升,未来有望迎来“量价齐升”的边际改善。

除了集采环境的改善,近期政策层面再添强劲催化剂。七部门联合发布了《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明确产业发展目标。有分析指出,在政策强力引导下,脑机接口这一前沿领域的产业潜力有望加速爆发,应用场景将加速落地。

这无疑为医疗器械板块,特别是涉及神经调控、生物传感、高端医疗设备等领域的相关标的,注入了新的想象空间和增长动能。

不过老话说了:福祸相依。过去两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压力,反而加速了具备前瞻视野的头部企业布局海外市场的步伐。

像迈瑞医疗、联影等具备成熟且高效的医疗器械产业链、高性价比的产品组合和不断提升的研发创新能力,近年来一直在进行国际业务拓展。此举不仅能分散单一市场风险,还能分享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巨大红利——这也是目前行业最值得期待的长期增长引擎。

医疗器械指数ETF(159898)前十大成份股汇聚了国内医疗器械领域的顶尖企业,包括全球医疗设备龙头迈瑞医疗、医学影像巨头联影医疗、医美耗材领导者爱美客、电生理与血管介入先锋惠泰医疗、化学发光龙头新产业、家用医疗器械龙头鱼跃医疗等。

这些成份股都是行业的中流砥柱,能有效表征板块走势。作为相同标的ETF中年内表现突出的产品,医疗器械指数ETF(159898)良好的弹性在板块反弹行情中当然更具吸引力。

风险提示: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,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。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个股、评论、预测、图表、指标、理论、任何形式的表述等)均只作为参考,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。基金投资有风险,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,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,基金投资须谨慎。

本文源自:金融界



相关资讯